太可怕了!如果你的孩子在使用一款软件时,可能刷到未成年裸照及带有性暗示的图片,你会怎么办? 今年9月,成都的小学生家长蒋先生在“小红书”App上搜索亲子乐园时发现,这个App不时给自己推送含有大量未成年人生活的短视频。起初,蒋先生以为是平台推荐了一些青少年用户的体验,但越来越多明显泄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的视频被推送过来,让蒋先生感到担忧。 记者下载“小红书”App后进行注册。在用户设置中,选择了年龄为“20岁”的成年人;兴趣设置板块中,选择了“读书”“文具手账”等。 完成注册后,记者发现页面已经推荐了不少和“日记手账”相关的短视频,而在几次刷屏操作后,开始出现一些以未成年人图片为封面的短视频。 很多视频拍摄者都是未成年人本人,拿手机自拍时镜头直接对准了自己的隐私部位。 其中有个短视频,位置显示为深圳,长约1分钟左右,内容是尾随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学生,一路走过教室,最终进入了女厕所。视频提供的“弹幕功能”中,有人留言问“这是哪所学校的校服”,还有人要求短视频发布者“介绍一下”。 除此之外,还可以刷到网络游戏介绍(名称和封面带有极强性暗示)的短视频。比如在一个名为“游戏解说”的账号发布的短视频中,直接用女性角色裸露的身体作为封面,标注了“不穿衣服跳舞”的解说字幕。 小红书方面回应称,报道中提及的部分内容已经被处理了,平台也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实名认证。 其负责人表示:深知未成年问题无小事,近期将启动新一轮未成年治理专项,提升未成年用户和相关内容的识别能力,并重点针对未成年短视频内容、评论区画风等问题展开治理。恳请广大用户通过平台举报渠道,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及账号进行举报,平台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 其实在这则新闻里,家长已明确表示搜的是“亲子乐园”,而记者搜的是“文具手账”,按理来说不应该出现上述内容。更何况平台本身存在管理漏洞,让相应内容侵袭未成年的生活空间,平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要“谈性色变”,引导未成年建立健康的观念,但绝不是通过带有性暗示的图片和视频,在“学习板块”中诱导孩子发布并观看不良隐私内容。 不光小红书有这种问题,早在几年前,已经出现过学习类App违规操作的现象。 比如在一款学习类App中,小学生热衷于发锁骨照,组cp,不少露骨、性暗示的内容被多次点赞。一名9岁四年级女生发帖帮闺蜜找11-13岁男朋友,两名五年级学生在一起2天后便有“滚床单”等聊天内容。 在App中,有成长圈、艺术秀、贴图秀等多个栏目。比如贴图秀栏目设有动漫、自拍、明星、搞笑等多个分区。动漫栏目充斥着不少大尺度漫画,几乎所有热门内容都与学习无关。 号召“写日记”的成长圈是活跃度最高的地方,社区内低俗、性暗示等内容比比皆是。在这个学习App里,被推崇的并不是成绩,而是关注、转发和点赞。 更有甚者直接在学习类App里推送“小作文”,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少之又少,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点击,增加流量。 在互联网的整饬和治理下,对于真正违规的内容,举报显然是效果显著的。但是,我们也并不提倡对所有“涉险”内容一味地举报和封禁,更希望家长们不要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。此前,有网友举报《小猪佩奇》,称其暴力画面和危险动作容易误导孩子,也是让人啼笑皆非。 总之,对于教育类App,我们对违规内容零容忍;对于普适性强的App,我们可以加强对孩子的使用监管、对相应青少年板块内容的监督;对于能够正向引导性观念的内容,我们要让孩子通过正确的渠道了解。 青少年教育需要家、校、社会三方共同努力,在不断整肃平台的同时,不要让激进和极端的做法催化了孩子的好奇心。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,给孩子做良好的心理建设,教孩子正确的异性相处之道,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成长空间。 |